次日一早,宋纓一行人收拾妥當後帶着從京城買的點心禮盒回了鄉下宋家村。
宋家村這幾年因為經濟發展好,路上都修了水泥馬路,寬闊平坦。
甚至在村口還有停車場和專門帶人進去的小巴車。
老支書聽說宋老漢兩口子要回來,一早就在村口等着了。
“老哥哥你怎麼還出來了,我自己進去不就成了?”宋老漢見到在村口的老支書,連忙上前。
宋家還沒有發家之前,村裡的一些事情還有宋大爺的瑣碎事都是老支書讓家裡的小子們幫的忙。
後來要辦村裡的公司,老支書也出了一把勁兒的。
真要說宋家對老家有多少貢獻,還是不如老支書,所以宋老漢的心裡對老支書是敬重不已。
老支書不在意的擺擺手。
這兩年吃的好,日子紅火,身子骨都比從前硬朗了,這幾步路對他來說不算什麼。
更何況村裡現在到處都是寬闊的水泥馬路,房子都是兩三層的小樓,還建的比從前規整多了,走起路來一點都不費勁。
“我哪裡是來接你這個老東西的,我是來看看我們村的狀元公的!”老支書打趣道:“要不是纓纓起了個好頭,咱們村這幾年哪裡來的狀元郎?”
宋纓高考拿了全國狀元後,宋家村狠狠慶祝了一番,宋家的祠堂裡還挂着族裡人湊錢買的一塊狀元及第和一塊金榜題名的匾額。
之後村裡的孩子們仿佛被刺激到了一樣,一個個的可勁兒的念書。
雖說沒有再出過全國狀元,但縣狀元和市狀元還真有。
也是村裡家家戶戶手裡有餘錢了,孩子們也能安心念書。
寒門難出學子,說來說起還是錢鬧的。
有錢了,孩子們才能放心的念書,家裡的大人才能空出手來盯着孩子念書上學,村裡甚至還有給小學補課的補習班,開得紅紅火火。
寒暄完,老支書和宋老漢幾人坐宋思明開得小轎車往村裡走。
其他人則坐上了旁邊的小巴車。
小巴車上和宋纓葉美華坐在一起的還有一個中年婦女。
葉美華叫她桂花嫂子,宋纓則乖巧的叫了句“桂花嬸嬸”。
桂花嫂子看到葉美華和宋纓,高興得嘴角都合不攏,一連串的笑道:“哎呀,纓纓是越長越漂亮了,大美人!”
“我日頭出門的時候還跟我屋裡人說,這件事情你們家肯定會管的。”
現在大學生都是寶貝,還沒有讓大學生到村裡來當村官的事情,村委會都是村裡人選舉出來的,大多都是本家人。
桂花嫂子和宋家也有些沾親帶故的關系,說話的時候也就沒那麼顧忌。
想到上個月接回來的表叔公,桂花嫂子都止不住的歎氣,“你說這都是什麼事!現在因為表叔的事情,村裡好幾個老太太跟我說話的時候都有點害怕,怕自己老了孩子們也會這樣對他們。都說這養兒防老,供着孩子念書走出村子,出頭人地。要是供出去都像剛子那個白眼狼一樣,村裡誰還敢讓家裡的孩子出去?”
為什麼會讓老支書他們重視?
最大的原因就是表叔公的遭遇開了一個不好的頭。
要是不給剛子一點教訓,村裡人有樣學樣怎麼辦?
南方重視宗族,尤其是贛省和周邊幾個省份,宗族觀念更是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