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我心裡還想着,這林家人,看着是工人幹部家庭,其實他家的人很自私,洋洋離開了也好,甚至,我也想離開,畢竟從洋洋離開後,店内的活就一天比一天少了,有時候我們去了一整天也沒活可做。
後來,巧巧的鋪子開不下去了,她要結婚了,我們也趁機退出了。
在洋洋在店裡時的幾個月,我也賺了一些錢,給了家裡一部分,我自己留了一部分。後來的世間,我就找了個臨時工的活幹了。
那樣過了兩年多,突然有一日,我從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消息,陽城第一家民營服裝廠正式動工開始蓋廠了,這個服裝廠的老闆,是李洋和霍霆江兩個人合夥,文章内還配有兩個廠長和縣長在動土儀式上的照片。
我激動啊,名字很熟悉,李洋,我可以百分之八十的肯定,那應該就是洋洋,雖然那幅圖不是很清晰,但也是我一眼就認了出來,她正是李洋。報紙上介紹洋洋的身份很多,被國家保送出國深造學習服裝設計,國内設計大賽第一名,江洋服裝廠廠長,還是京都四大職校的特聘教授。
當看到這些,我激動的都出眼淚了,真的是洋洋,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她真的開始做大事了。
之後,我去辭了我臨時工的工作,就等着洋洋那裡招工時,我要去。
終于,我見到了洋洋,我看到她見到我時也是十分的驚喜。知道我想來當工人後,洋洋還特意問我和巧巧那邊的情況,我知道,在她眼裡,我畢竟是巧巧的師妹,是巧巧那邊的人。
我跟她說了這兩年的情況後,洋洋開心的收下了我,還給我安排了任務,我知道,我得到她的信任了。
從那之後,我就參與了江洋服裝廠的招工,訓練工人,整理廠子裡邊,因為是新廠,光打掃衛生這些事情,我們就做了一個多月。
洋洋确實信任我,讓我當了縫制車間的組長,帶着十幾個機工,就這樣我們開始幹了起來。
萬事開頭難,開了頭就越來越簡單越順遂了,廠子裡因為有洋洋這個設計師和廠長,業務不斷,車間裡的工人也是越來越多。
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十年,往後,每年廠子都有一個很大的進步,而我們的工人也越來越多。
從我進場開始,洋洋就很信任我,也很鼓勵我,她帶我出去過好幾次讓我增長見識,也幫助我邊工作邊學習,我還獲得了函授大學的畢業證書。
後來,我遇到我愛人偉民,也是洋洋的功勞。
他也一樣,也是受到洋洋幫助的人,洋洋也是他生命的貴人。
我們的一生很幸福,也活的很充實,我和我愛人這一生就跟定了洋洋,跟定了江洋。後來,我們的兩個孩子畢業後也都進了江洋工作,他們一個學的是服裝設計,一個學的是商業管理,洋洋也都把他們留在了鳳鳳身邊,做了鳳鳳的助理。
我兒子金紅甯更是得到了洋洋的親自教導,成為了江洋的設計部的首席設計師。
盧紅安學的是商業管理,也被鳳鳳安置在了重要部門。
對了,我和偉民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姓盧,繼承了盧爸爸這邊的姓,一個姓金,繼承了金爸爸那邊的姓。
兩位老人過世前也都欣慰的感謝偉民讓他們全了失去兒子的遺憾。
(此篇番外獻給那些曾經在民營企業還未興起,前景還未明朗時毅然選擇進入民營企業工作,并且無怨無悔奮鬥一生的工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