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人坐下來吃飯時,才邊吃邊聊起了家裡的事情。
聽到定下大梅結婚後孫家就分家,李洋問道:“那奶奶是跟誰家過呢?”
“老大家要了,原本,我想着讓老太太跟我們,可是,有那一間房呢,老太太跟誰家,那房子就歸誰家,你想,楊翠能不要那間房嗎?”李清玲輕聲道。
“哎,就楊翠那毒心眼子,老太太跟了他們,準受氣。”李洋輕聲道。
“是啊,你姑父也這麼說,可我們身為二房,能怎麼說呢,我們有兒子,人家也有個兒子。”李清玲輕聲道。
“倒也是,哎!”李洋歎息了一聲。
“唔,姑姑做的包子真好吃。”李洋贊歎了一句。
李清玲笑笑,“姑姑從離開家裡出來讀書時,就學會了做飯,你想想都多少年了?尤其跟你姑父結婚後,姑姑更是從進門後就開始做飯。開始老太太還跟我做,後來看我一個人也能做的出來,就不做了。說實話,以前的老太太對我們二房并不怎麼樣,這一次你來了,她的表現倒是讓姑姑很意外。”
李洋笑着點頭,“可能是那兩袋奶粉買在她的心坎上了吧!”
李清玲點頭,“嗯,有可能的,總之,那個家裡,老太太沒說什麼,别人說了話,也無用,其實,你也可以經常回去的。”
“沒事,姑姑,我不是因為楊翠的話,而是我确實忙,我想着抓着機會,就趕緊發展自己的事業,我想在這陽城站穩腳跟,以後既能保護姑姑,也能保護我自己。”李洋看着李清玲輕聲道。
李清玲點頭,“但你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
李洋嗯了一聲。
李清玲斟酌了一下語句,問李洋,“對了,洋洋,你姑父回去說你做生意的朋友,是誰啊?是這裡認識的,還是我們那裡的人?是以前村裡的知青嗎?”
“不是,姑姑也見過,就是我們坐着汽車離開小溝子鎮時碰到的那個騎自行車的後生,就是他從河裡救起了我。”
“啊,你是說,是你那個救命恩人?他也來了陽城了?”李清玲問道。
“嗯,他高考落榜,不想再複讀了,就想自己做生意。以前他們村裡有個人在這陽城内做生意發家了的,他也想來這裡試試,他們覺得做生意還是這縣城好做。”李洋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