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洋身邊帶着的而是許美晴,許美晴把這個年齡段的人名單給了李洋,李洋那筆記本,開始記一個人名,聊一個人,問詢之前的工作,進廠前是做什麼的,怎麼進廠的,這些問題,讓她能大概快速的認識和記住這些工人們。
這些工人們看李洋工作這麼認真,一個個的對她倒是也尊敬了起來。
李洋他們這邊開始忙後,金縣長他們就去那邊看廠子裡搬機器,搬棉紗棉線那些事情去了。
李洋這四十五個人一個個的跟說話,見完,已經過去了一個半小時。
剩下的就是三十到三十九周歲的,和三十歲以下的,霍霆江繼續一批批的點名。
李洋見完這四十五個,霍霆江那邊也點完了。
李洋讓他們在一邊等着,一會再做安排,因為霍霆江那邊已經開始分類了。
三十多歲的人站了一百五十多,二十多歲的少一點,但也有一百二十多。
讓李洋和霍霆江最滿意的,就是中青年多,這是最好的現象,如果老齡化的多,就不好做安排了。
二十多的人,和三十多的人,霍霆江沒分開他們,隻是順着點了一次名,之後,按照他們預先計劃好的開始分類,讓會做衣服的,會蹬縫紉機的,站出來。
沒想到,竟然有一百四五人站了出來,但大多是女性。
看到這麼多人,李洋也很高興,“挺好的,看來大家都是家裡有縫紉機的。你們按照三十個人站一組,看看能幾組。”
衆人開始排隊,霍霆江讓前面一個開始報數,報到三十時,另起一排。
這樣,一共站了五排,第六排沒站滿,報數報到了二十一。
這些人裡,有二十多歲的,也有三十多歲的。
李洋看了一下四十多歲的人裡,問道:“你們誰會做衣服,或者等縫紉機的,可以站到這邊來。”
四十多個人裡就趕緊走出來十來個女人過來站在了後面。
李洋點頭,夠三十就行了。另外一個,又讓回去了。
這樣,縫紉隊,就成立了,六個組,加上之前廠子裡的六個組,就是八個組了。
後來進來那幾個老一點的,李洋讓每個隊裡穿插一個,這樣分開。
然後,李洋讓霍霆江把這六個隊就按照如今的名字編好組,給每個人報了編号,讓他們記住自己的編号,三天後開始,就會一個組一個組的進廠開始培訓學習。
衆人們聽了,都有些激動,原來讓他們排隊,是分組,之前關系好的站在一個組,特别的高興。
剩下的人,有九十多個,男人們居多,李洋笑眯眯的問了一句:“你們男人們,有會蹬縫紉機的,想進縫紉機組的,現在可以站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