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3章
皇上為此龍心大悅,稱贊二皇子‘沉穩了’,“果然就得多曆練,不論好事壞事,都得多經曆見識,老話‘玉不琢不成器’誠不欺朕!”
滿朝文武也都交口稱贊二皇子。
雖嘴上不敢說,但心裡卻都有底,隻怕二皇子正式冊封太子的日子,已經不遠了。
皇上随後還親自帶着二皇子,去了鳳儀殿安慰皇後。
皇後的态度與二皇子差不多。
也是不但沒有半分怨言,還幫着五皇子和賢妃求情,“一碼歸一碼,定北侯的事老五和楊婕妤應該是不知情的。他們又沒有千裡眼順風耳,若定北侯再着意隐瞞,他們往哪兒知道去?”
“老五到底是姓裴的,是皇上的骨肉,臣妾相信他也不可能真幹那吃裡扒外,大逆不道的事。至于旁的,老五年輕氣盛,一時犯了糊塗也是有的,皇上就别跟他一般見識了吧,自家的孩子犯了錯,除了慢慢兒教他,讓他以後再不犯了,還能怎麼着?”
弄得皇上越發的嫌惡五皇子和楊婕妤。
之前皇後母子禁足時,他們可不是這麼說的,還真是高下立現!
二皇子府一時間又門庭若市起來。
五皇子的黨羽們則是噤若寒蟬,垂死掙紮,就盼着能有奇迹發生。
可惜奇迹終究沒能發生。
七月上旬,錦衣衛押解了定北侯回京,一起帶回來的,還有定北侯吃空饷、養匪自重等不法之事更确鑿的證據。
也就是定北侯的家眷都在京中,定北侯也的确犯了大錯,師出無名,一旦起兵,便是真正的造反,不但下場隻會更慘,還會遺臭萬年。
錦衣衛到了榆林後,定北侯才會束手就擒。
若不然,就憑他那一萬精兵,憑他戎馬多年的戰功經驗,就得為當地總兵府,乃至整個朝廷都帶來巨大的麻煩了。
定北侯見到皇上後,當場就跪下認了罪,說自己罪有應得,“要殺要剮,罪臣都絕無半句怨言。隻求皇上看在罪臣多年來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份兒上,放罪臣的家眷一條生路,不至讓楊家斷了香火,罪臣便感激不盡了。”
皇上與定北侯既是君臣,也是郎舅,早年也是兄弟情深、君臣相得過的。
如今走到這一步,雖然痛心疾首,恨不能将定北侯千刀萬剮,到底還是心軟了。
畢竟處在了某些立場上,根本不是你想不争,就能不争的。
皇上作為過來人,豈會不知道。
遂最終下旨,定北侯本人及楊家十四歲以上男丁問斬,十四歲以下男丁流放三千裡,永世不得返京,女眷仆役則全部發賣。
楊婕妤褫奪品秩,打入冷宮,五皇子廢為庶人,圈禁至死。
除此之外,五皇子的主要黨羽們也是抄家的抄家,流放的流放。
弄得明明就是七月流火,一年裡最熱的時節,半個京城卻反倒跟三九天似的,家家無事都是大門緊閉,就怕風霜會一個不慎,也吹到了自家門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