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穿書後,她在八十年代發家緻富

第734章 有和沒有是不一樣的

  

  江夏離開工廠的時候,工廠還在發貨。

  現在工廠的訂單很多,除了侯爺那邊,還有幾個主動找上門的客戶。

  這兩天江夏接到好幾個電話都是說要訂貨,有些人甚至是外省的,他們來本市出差,買了薯片、薯條吃,覺得很好吃,然後根據包裝上的地址和電話聯繫上的。

  有人沒空過來,直接問了賬號,打款過來,讓她發貨。

  江夏選了幾個和侯爺銷售的區域沒有重疊的經銷商約談。

  並且和侯爺確認過,他暫時沒人脈也沒精力打開那邊的市場。

  一個人終究是精力有限,能力也有限,現在網路和交通都不發達,他已經做得很好了。

  侯爺打開的市場,江夏肯定是讓他做總經銷商的。

  沒有侯爺,沒有食品廠的今天。

  他們一直合作愉快。

  接下來江夏很忙,忙著約見新的客戶,忙著拍廣告。

  江夏開車和麥老一起回家,下午還要過來見新客戶。

  麥老笑著和孫女道:「你這工廠管理得不錯,規章制度很完善。」

  就不像是沒經驗的。

  他本來還擔心孫女沒開廠的經驗,過來看看,沒想到很好,所有管理都很完善。

  他都找不到能給意見的地方。

  江夏笑了笑:「向同行取過經。」

  麥老知道江夏在穗交會上幫好幾家食品廠做翻譯銷售,他笑道:「是該向同行多取經,成功的經驗不一定相似,但是失敗的經驗大多都相似。」

  「是。」

  麥老又說了幾個他自己的失敗經驗。

  這幾十年他做生意也是有虧有賺的,甚至吃過大虧。

  江夏聽得很認真。

  麥老說完又問江夏旁邊那塊空地是打算擴建食品廠,還是建制衣廠。

  江夏:「擴建食品廠,制衣廠我打算去穗城找地方建。」

  穗城在未來有許多個大型服裝城,還有輕紡城,更適合服裝業的發展。

  這邊有一間制衣廠就夠了。

  麥老點頭:「穗城那邊確實更合適,更方便。」

  企業發展,選址也很重要。

  「工廠可以提早建起來,不夠錢,爺爺這邊有,我……」

  江夏忙道:「夠的。」

  麥老:「夏夏,別和爺爺客氣。」

  江夏笑道:「真的夠啊!不夠我肯定不會客氣啊!爺爺你且看著我自己一步步走下去,看我靠自己能走多遠,等你發現我走不動了,爬不起來了,你再出手也不遲。我想看看自己有沒有遺傳到你的經商頭腦,想看看靠自己能走多遠。我要試試超越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你先別急著幫我,你可是我的底牌!」

  麥老被江夏這一番話安撫得通體舒暢。

  他急於為兒孫做點什麼,總覺得虧欠了他們。

  可是兒孫出息,有上進心,他也是樂見其成的。

  「好,那爺爺就做你堅強的後盾。我家夏夏將來一定比爺爺更出息。」

  麥老不是無的放矢,而是孫女趕上了大好時代,趕上了一個機遇最多的時代。

  百業待興,風口浪尖之上,豬都會飛!

  反而是三胞胎長大後,各行各業都發展起來,機遇肯定沒現在多,到了他們那年代是開拓創新時代。

  開拓創新都是要資本的。

  既然兒子,孫子,孫女都不需要他幫助,麥老決定為曾孫鋪路。

  有資本放在那裡,用不用是一回事,有沒有又是另一回事。

  有能力有資本,和有能力沒資本是完全不一樣的。

  祖孫二人一路說著話,不知不覺就到家了。

  江夏將車開進車庫,扶麥老下車。

  周母笑著喊他們吃飯。

  江夏洗乾淨手幫忙搬飯,這時一個人走了進來。

  「親家,親家母,在家嗎?」

  江夏從廚房的窗戶看出去。

  是田採花的大嫂,提著一籃子雞蛋,一條豬肉還有一袋鹹乾花生上門。

  她看見江夏立馬道:

  「小夏,我是阿花的大嫂。」

  田採花的大嫂,江夏自然見過,她笑著打了聲招呼,然後問道:「親家大嫂,我大嫂不在家嗎?」

  周母也走了出來,「親家大嫂,怎麼來了?阿花不在家?」

  田採花的大嫂忙道:「不是,我不知道阿花在不在家,我沒去那邊,我是來找小夏的。」

  周母:「……」

  找江夏幹啥?準沒好事!

  但人都來了,不好趕走,周母隻好道:「找小夏?那進來吧?吃飯了嗎?」

  「還沒呢!你們是準備做飯嗎?那正好!我買了豬肉過來,做了吃!」

  周母:「已經做好飯菜了,一起吃個飯吧!」

  江夏多拿一副碗筷。

  田採花大嫂拿著豬肉進廚房:「把這豬肉做了!這新鮮著呢,大肥豬,看這膘多厚!做紅燒肉可香了!我挑最厚的買的!我來做。給小夏做個紅燒肉。」

  周母攔住她,拉她進屋:「菜夠了,真不用,咱們先吃飯吧!下次再做。」

  江夏也道:「親家大嫂先吃飯吧,不然菜涼了。」

  田採花大嫂隻好將東西放下,跟她們進屋。

  進屋後,她和周父打了聲快招呼,然後又熱情的問麥老:「這位老先生就是我家夏夏的爺爺吧?」

  麥老笑著點了點頭:「你好。」

  周父招呼她:「親家大嫂坐著吃飯吧!」

  田採花大嫂看向飯桌上的菜,眼都直了。

  連周舟和周瑩和她打招呼都沒應。

  六個菜裡有五個肉菜!

  清蒸鱸魚、白灼蝦、鮑魚燜雞、白切鴨、辣椒炒牛肉,雜錦海鮮白菜煲,連青菜都有海鮮煨湯來煮,盤盤都是硬菜!

  因為麥老年紀大,飯菜都是以清淡做法為主。

  江夏將一碗鯽魚豆腐湯放到她面前:「親家大嫂喝湯。」

  這邊的人講究飯前湯,飯後果。

  田採花大嫂:「還有湯啊?」

  她家過年都沒這麼豐盛!

  周母應了聲:「趁熱喝,魚湯涼了就腥。」

  田採花大嫂也沒客氣,喝了一口鮮甜的魚湯贊道:「還是嫂子煮的湯好喝。」

  江夏還要餵奶,湯好,奶水才好。所以這湯周母煎了三條七八兩的海鯽魚煮的,湯色奶白奶白的,當然好喝。

  田採花大嫂迅速喝完一碗,又盛了一碗。

  她不打算吃飯,這頓就吃菜喝湯飽。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