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幹活幹活,都去幹活
當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去河堤上幹活的,總是有一些懶漢,能白吃,誰想幹活啊?
然後,災民點的餐食就變了樣子。
之前這邊喝的都是加了一點點的鹽的鹹粥,災民們餓的狠了,一個個都是皮包骨,不好好休整,短時間內,身體是補不回來的。
這過了大半個月,最早來的災民,身體總算是養回來了一些,但是,現在要乾的活兒都需要力氣,油水和鹽肯定要多吃,否則,根本幹不動。
所以,這邊的餐食必須要更改。
天下第一樓現在是江南第一的酒樓,裡面儘是珍饈美食,不管外面是什麼光景,那些豪商,世家大族,總是要享受的。
每天酒樓裡都會有很多剩飯剩菜,小太子就讓人把這些都集中起來,高溫烹煮一天一夜,變成肉糜,什麼病毒病菌都消滅的乾乾淨淨,這還是他從小超市裡的視頻裡學到的,沒有了病菌,人吃了就不會生病。
這樣的飯食有充足的油水,有肉,還有鹽,災民吃了,自然能幹的動力氣活。
隻是,以酒樓的剩飯剩菜作為原料,說出去很不好聽。
因為,以往這些都是餵豬用的,都是牲畜吃的。
小太子親自到了難民點,親自向所有人陳述這些肉糜的原料和製作方法,中間一個環節都沒有漏掉,並且敘述的非常詳盡,一絲不漏。
災民們面面相覷,神色各異。
小太子將眾人的神色收入眼中,「修築河堤是力氣活,現下城中糧食緊缺,隻能以此充當災民救濟點的一日三餐,不過大家可以放心,這些肉糜無毒無害。」
嘩啦啦的,一大群人立刻跪地磕頭,齊聲高呼,「太子殿下,千歲千歲千千歲!」
小太子微愣,他是怎麼都沒有想到,百姓竟然會是這樣的反應,其實,這不是他第一次賑災,隻不過,之前他都是在幕後,為前方提供糧食和藥材。
這是他第一次在前方賑濟災民。
看著這些窮苦百姓臉上的感激,隻是一碗飯就能讓他們這般感恩戴德,這些百姓所求真的不多,一點兒都不多,他們隻是想活下去而已。
僅此而已。
可偏偏隻是這最小的願望,也成了奢求。
如果這姑蘇城的世家豪強能在災難到來之際,出手救救這些百姓,給這些百姓一口吃的,那便會少很多悲劇。
即便是這些世家大族不出手相助百姓,如果他們能維持糧價不飛漲,那也會大大減少餓死的百姓。
可是,這些世家大族從來沒有將百姓的性命放在眼裡。
他們想的是權勢,是地位,是潑天的富貴。
他們眼高於天,平民百姓他們根本就不會放在眼裡。
陸澤旭看著眼前這些依舊衣衫襤褸的百姓,背在身後的手,緊緊攥著拳頭。
第一次,他意識到,身為太子,他做的還遠遠不夠。
這些都是大梁的子民,都是大梁的百姓,雖然他不想做這個儲君,但是,既然身為儲君,他就肩負著儲君的職責。
他做了一個深呼吸,揚起笑容,「諸位請起。」
「眼下城中的糧食確實是十分緊張,災民處隻能提供這樣的餐食,但是,孤相信,隻要我們大家同舟共濟,一起努力,一定能度過這次的難關。」
陸澤旭看向眾人,神情認真,「孤在此承諾,衝垮堤壩會修好,淤堵的河道會被清理乾淨,甚至你們那些被淹沒和沖毀的房屋,孤也會讓人修好。」
「隻要大家肯定努力幹活,一定能賺到過冬的銀錢,甚至是明年春耕的種糧,也能賺到手。」
「究竟是要住進乾淨整潔的房屋,不再受凍挨餓,還是偷懶耍滑,在這災民處吃白食,不肯通過自己的勞動,豐衣足食,就要看諸位自己的選擇了。」
小太子這話一出,有一個瘦弱的中年女人站了起來,眼中閃爍著興奮的目光,「太子殿下,女人也能去修堤壩賺銀錢嗎?」
陸澤旭微笑,「修築堤壩是力氣活,不適合女子。」
女人聽後,眼中的喜悅頓時熄滅了。
然後就聽到太子繼續說道,「但是,這城外的布莊也是有活計需要諸位的,但凡是會做針線活的,能做衣服的女子,皆可報名,同樣每人每天5個銅闆。」
「我報名!我報名!我不僅會做衣服,刺繡也是極其擅長的!」
「我自幼跟我阿娘學蘇綉,我的手藝連綉樓的掌櫃的也是稱讚過的,我也報名!」
「我刺繡不太行,但是,我做的衣衫針腳最為細密,特別經穿!」
……
一時間,被留在這邊的女子們也興奮了起來,她們也有活計可以做,她們也可以賺到銅闆,也可以攢錢過冬了!
福祿從來都是寸步不離的跟著的小太子,做活的都是女子,小太子想的非常妥帖,秀坊是絕對不能讓男子主事的,以免傳出來什麼不好的名聲。
福祿是公公,是他的大總管,他管理布莊,就沒有什麼問題了,自然,其他的瑣事還有秦安的夫人,知府大人的夫人行走在布莊之中,處理具體事宜,還有哪個敢傳出不好聽的話來?
秦夫人也是出身農門,為人爽朗,做事情有耐心,還非常細心,在得知自己也能為百姓出一份力,也跟為賑災做些事情,她非常願意。
這會兒也拉著自己已經讀書的大兒子幫著登記想要去布莊幹活的女子的姓名。
就這樣,剩下的一萬五千多人裡,又有七八千有活兒幹了。
現在剩下的就是年邁的老人,不懂女紅的女子,和年幼的孩子了。
「太子殿下,有沒有什麼活計是老朽能做的,老朽不怕苦,不怕累,一天一個銅闆就行!」
一個年邁的老人跪在地上,面露忐忑。
他這樣的老骨頭,活著就是浪費糧食,如果找不到賺錢的活計,還不如死了,給家裡人省省口糧。
小太子蹲下身子,雙手將老人扶了起來,微笑安撫,「老伯應是讀過書的吧?」
老人點頭,「老朽慚愧,隻是個童生而已。」
童生,連科舉的門檻都沒能邁進。
但是小太子卻異常欣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