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3章
裝備是軍隊的靈魂,是戰争的重要因素。
皇帝就不相信,配備這麼優良的軍隊,還能打不過北疆缺吃少穿的軍隊。
皇帝已經讓人打聽過北疆的消息了,去年冬天的時候缺糧,雖然沒有餓死人,但是,北疆軍隊的所有供給,全部減少了三分之一。
可以說,隻是保證他們不會餓死,但是連讓他們吃飽都辦不到。
反觀皇帝手裡的軍隊,雖然老百姓餓死的不少,這些當兵的可是一頓肚子都沒餓過,而且還能時不時吃上一頓肉,個個養的膘肥體壯,人高馬大的,看上去就像是很能打的樣子。
替皇帝掌管這支軍隊的兩個将領都是皇帝的心腹,一個叫齊勝,一個叫馬成功。
兩人都是皇帝一手提拔上來的。
而他們能做到将領的位置,除了他們自己本身的本事不比其他差之外,還因為沾了名字的光。
當時和他們同一批的将領,其實還有好幾個,大家的本事都差不多,有兩個甚至略勝一籌。
隻不過在升遷的時候,皇帝認為他們兩個名字取得好。
一個叫齊勝,一個叫馬成功,用來掌管軍隊的話,首先就能占個好彩頭,旗開得勝,馬到成功!
于是就這樣,兩人成了皇帝的心腹将領。
至于到底能不能旗開得勝,馬到成功,也沒有經過具體驗證。
因為這麼多年來,除了剿過幾次幾百人的土匪,這支軍隊根本就沒有打過仗。
如今對北疆用兵,正是他們建功立業的好機會。
按照皇帝的想法,他手裡的這支軍隊是不想交出來給别人掌管的。
但是他自己又不可能去禦駕親征。
且不說他自己是不是打仗的這塊料,單說他如今年紀大了,不知道有多怕死。
怎麼可能讓自己去沖鋒陷陣?
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他一個當皇帝的,坐在金銮殿裡發号施令不好嗎?
非得沖到前線去,到時候刀槍無眼,死了豈不是白死?
這麼一來,手裡的軍隊就隻能交給别人。
皇帝選來選去,都沒有選到合适的人選。
資曆夠的,能力不夠,能力夠的,資曆不夠。
還有些,明顯不是皇帝的人,他當然也不肯用,可不想再養出第二個北疆王來。
在皇帝眼裡,齊勝和馬成功兩人,是不可能做主帥的,因為他們根本沒有實際戰鬥經驗,能一路升官,那是托了名字的福。
皇帝隻是想讓他們在軍隊裡讨個好彩頭。
皇帝對主帥人選十分為難,頭發都快愁白了,這個時候,長安伯劉松,向皇帝舉薦了一個人。
這個将領,早年在北疆的時候,曾在北疆王手底下效力,具備文韬武略。
隻不過因為和他們長安伯府走的近,一直沒有得到北疆王的重用,後來就找機會調回京城來了。
調回來以後,就在兵部謀了個閑職。
不過這麼多年來,手裡的本事一直沒有放下,不但夏練三伏冬練三九,而且每天推演沙盤,并且到處收集戰争的資料,對戰争進行研究推演複盤,對戰争形勢十分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