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機是好的,但是經商投資不光要看時機,還要看長遠的發展。我們不一定會落下,不是嗎?”
蔣鵬其實是帶着挑戰的想法來的。
有些話,他也說不太滿。
隻是他有這個自信。
宋纓坐在蔣鵬對面,看得出來蔣鵬在說這個計劃的時候是異常激動的。
她當然知道現在這個時候是國内文娛創作最後的自由。
在幾年後,會出現大批針對文娛作品的限制令。
有些确實是為了積極引導,但有些就帶着一竿子打翻一船人的味道了。
而且,在九十年代到2010年這中間,湧現了大批演技好的演員。
幾乎是個個精品。
仿佛這些人天生就是為了電視劇和電影而生的。
“蔣鵬,我明白你是什麼意思。”宋纓打斷了蔣鵬的慷慨激昂,比起對面激動的蔣鵬,宋纓顯然要更淡定些。
“你有計劃書嗎?我要看看計劃書。”
蔣鵬也知道自己剛才有些過于激動,收斂了情緒後點頭,“有的。”
“我待會兒就把計劃書給你。”
“好。不過我還有個問題。”宋纓看向蔣鵬。
其實她也有這個想法。
準确的說,在影視行業蓬勃發展的時候,沒有作家不想讓自己的故事影視化。
隻是美家集團在文娛行業實在是沒有一點頭緒,貿然涉足隻會拖累了集團整體。
這也是宋纓一直沒提過,而宋思禮知道娛樂圈賺錢也沒有進軍這個行業的原因。
超市和運輸行業,是宋思禮自己摸索的。
房地産行業有楚二舅帶進門。
涉足的其他行業多少和宋思禮已經在做的行業有聯系。
隻有影視行業,不是那麼好進的。
不是每一部劇都有《異聞錄》這麼走運。
拍完送審後就立馬批了播出時間。
本來還要往後推的,結果前面的劇出了問題,愣是讓出來了一個位置給《異聞錄》。
《異聞錄》的成功不可複制。
杭城傳媒也不見得能再創造出像涅槃和《異聞錄》這樣的案例。
隻能說,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
君不見,每年送審的電視劇被壓下來沒有批播出的能在總局裡積灰。
不能播出,就沒有收益。
沒有收益,就代表投資要被壓住。
影視行業并不是外人看起來的那麼簡單。
“你說。”
“杭城傳媒的影視部門呢?蔣鵬,你是要單幹嗎?”
這是宋纓最關心的。
蔣鵬原本的計劃是在杭城傳媒成立影視部門,杭城傳媒自己就要可以輸送劇本,然後再自己拍攝。
現在蔣鵬突然要找自己成立公司......
蔣鵬認真的點頭,“杭城傳媒有自己的重點,成立影視部門的話,公司的資源不一定能傾斜過來。而且,影視行業投資數額都比較大,步子邁得太大,我怕會拉胯。”
話粗理不粗。
蔣鵬的杭城傳媒不說在國内前三,前五是肯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