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該出手時就出手
溫泉之行,令人愉快。
周春明他們甚至去品嘗了具有當地特色的黑雞蛋,就是出產自大湧谷,外殼漆黑之物,又叫做黑玉子。
離開了箱根,眾人重返都市。
經過周春明的一番點撥,大家都產生了不同的想法。
雖然周春明之前的判斷,從未出現錯誤。
但是並不代表,之後也不會錯。
尤其是,砸下如此巨資,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必須得謹慎對待。
周春明並不關心,李章平夫婦,還有夏曉雨能賺多少。甚至,袁天帆是否也加入進來,他根本不在乎。
櫻花國股市規模太大了,容得下這幾個投機者。
那就由他們自己做決定,各憑造化吧。
當然,周春明是肯定要在這邊的股市裡面,狠狠的割韭菜,誰讓他的資金比普通人多得多,又預先知道了一切。
休息了一番,周春明領著這幾位,去吃了一頓拉麵,隨後又去逛街。
在新宿這邊,有很多知名百貨。
讓夏曉雨和王靜雨很開心,因為這在當下的華國,是根本沒有的。
至於銀座,則是充斥著大量的專賣店和奢侈品店,也值得過來掃貨。
周春明到處轉了轉,並沒有任何購物慾望。
實際上,他對這些東西完全看不上。
倒是順帶給家人和孩子,買了些伴手禮。
兩位女士卻是買了好幾個心儀的包包,尤其是愛美的夏曉雨,從頭到腳都置辦了幾套新衣裳,打扮起來確實非常新潮。
「老闆,我記得你說過,櫻花國的房產也值得投資?有這回事吧?」突然間,夏曉雨似乎想起了什麼。
周春明淡然道:「確實是這樣,不過,沒有專業的人幫你打理,那還是算了吧。」
「就算房價漲起來,找不到本地人接盤,那不就砸在手裡了嗎?」
「股市就輕鬆多了,隨時可以套現開溜。」
夏曉雨想了想,不禁點了點頭。
確實是這個道理。
她對櫻花國非常陌生,一句日語都不會說,似乎沒辦法做這個生意。
「那你說說看,東京的房價,具體能漲到什麼地步?」夏曉雨又說道。
周春明不假思索:「我說出來,你肯定不信。」
「說嘛!」夏曉雨催促道。
旁邊的幾人,也投來好奇的目光。
周春明解釋道:「東京23個區的房價達到頂點以後,其價值可以買下整個漂亮國,這件事情到時候會得到印證。」
「就像咱們之前去逛過的銀座,每平米的地價,甚至超過一億日元,你就說可怕不可怕吧。」
卧槽!
夏曉雨為之震驚。
李章平他們也傻眼了。
這事兒聽起來有些玄乎啊。
不過,他們在櫻花國待了好些天,也確實了解到了一些情況。
現如今的本地人,確實富得流油,尾巴都快要翹到天上了。
這就好比他們之前造訪過的野村證券,據說他們不但薪酬高,就連交通津補都多得嚇人,普通員工每年能領三到四百萬日元,中層幹部甚至能領到三千萬。
「確實挺吸引人啊……」夏曉雨有些遺憾。
她倒是有興趣投資海外的房產,但是手頭上的資金有限,不到兩千萬的資金,她還打算砸進股市,並沒有多餘的錢去炒房。
哪怕是袁天帆,目前都玩不轉這個。
也隻有李章平可以做這方面的投資。
不過,李章平顯然在了解過具體情況以後,還是打了退堂鼓。
尋找接盤俠確實是個問題,很容易把事情搞砸。
如果在股市暴跌,房價崩盤之前沒能套現走人,那就虧麻了。
「老闆……你的意思是?」袁天帆試探著問道。
袁天帆之所以會發問,主要原因在於,自家老闆在香江購置了多套豪宅,不僅在淺水灣,九龍塘,甚至在太平山白加道都有。
倘若周春明想在東京炒房,那也是完全正常的。
主要是,這邊的房價高得離譜,風險還是太大了。
「有空我再跟你聊。」周春明不動聲色。
這件事情,還是私下談的比較好。
「收到!」袁天帆趕緊答道。
李章平他們見狀,也就識趣的不吭聲,並沒有追問。
自家老闆肯指點他們炒股,已經是格外關照了。
知道得太多,太貪心,不合適。
回到了下榻的賓館,眾人分頭去休息。
周春明也安穩的睡了一覺。
次日。
吃了早餐之後,周春明才找到袁天帆,跟他講述了東京炒房計劃。
實際上,在1985年以前,櫻花國的房價上漲都趨於平穩,官方也不鼓勵民間炒房。
主要在於,八十年代初期,該國的產品風靡一時,尤其是電子產業和汽車製造業,那更是稱霸全球,並不需要發展房地產撐門面。
可就在去年,官方推出了所謂的「首都改造計劃」,說是要在千禧年之前,將東京改造成為世界金融中心,需要250棟摩天大樓,需要使用的土地面積多達5000公頃。
倘若這個計劃能得到實現,那確實挺驚人。
換句話來講,櫻花國要成為世界的老大。
主要是,這個國家從1955年開始,經濟就開始起飛,一直繁榮到了現在,如此長期的高速增長,使得櫻花國字典裡就沒有「失敗」二字,他們都膨脹了。
正因為該計劃,使得各大房地產開發商嗅到了商機,開始瘋狂起來,東京的地價迅速被拉升。
從最開始的時候,周春明其實並沒有想在東京炒房。
但是把手頭上的資金,全部砸進股市的話,那又差點意思。
既然要贏,不如股市贏,樓市也贏,來個雙贏。
跟袁天帆商量了一陣子之後,周春明當場拍闆,砸出六到七個億,用來在櫻花國的首都炒房。
現在下場還來得及。
東京首都的千代田區、港區和中央區,都將成為純粹的商業區,這些地方的房價漲得比較兇。原先住在這裡的市民,也願意趁高價拋售房產,搬到房價低的市郊居住,平時多花時間通勤就對了。
所以,趁著機會來臨,該出手時就出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