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就退婚,白蓮花前妻跳腳了

第1066章 修宗祠修族譜

  

  在南湖省玩了幾天,周春明打道回府。

  此時,已經過了國慶假期。

  李嵐這一陣子,跟瘋了似的,一天的大部分時間,幾乎都待在研發部門那邊。

  不過,孩子由爺爺奶奶帶著,還有保姆跟隨,倒也問題不大。

  周春明回到家中,從保姆手中,接過兒子。

  恰巧就聽到,周占魁在樓上喊他。

  「爸?有事嗎?」周春明疑惑。

  「來來來,有個事情跟你商量。」周占魁的模樣很嚴肅。

  周春明不敢怠慢,立即抱著娃兒,來到二樓大廳。

  包括王秀芹、大哥、大嫂、二姐、三姐都在,一副要召開家庭會議的架式。

  「怎麼了?」周春明又問道。

  「是這樣的,」周占魁乾咳了兩聲,「國慶節以前,族裡的長輩跟我說了,因為咱們祖祠年久失修,非常的殘破,所以打算讓大家籌個錢,重新修整一下。」

  「另外呢,族譜也要修一修的。」

  「畢竟,咱們周家如今人才輩出,越發的興旺,以後隻會更紅火。」

  周春明一聽,頓時恍然。

  難怪要把大家一起叫過來,原來是因為這件事。

  修宗祠和族譜,這在鄉下很平常。

  而且,現在條件也逐漸好起來了,翻修一下宗祠很有必要。

  那地方周春明經常路過,還真的破舊得很了。

  以前大家都窮,沒有這個經濟能力,心有餘而力不足。

  如今卻是大不一樣。

  整個東寮村富裕戶可不少,是該處理此事。

  「大哥大嫂,二姐,三姐,你們怎麼說?」周春明抱著兒子,在沙發上坐下,笑吟吟的發問。

  雖然他錢最多,卻是家中的小輩,肯定要過問一下哥哥姐姐們。

  大哥周春光沉吟道:「新的祠堂規劃比較大,佔地五畝左右,再加上修族譜,說是總共要花費六十萬,甚至是更多。」

  「這筆錢不算少,如果分攤到各家各戶,每個人起碼要幾百塊錢。」

  「我倒是覺得,手頭比較寬裕的族人,可以多出一點,減輕大家的壓力。」

  周春明點了點頭。

  現在僅僅是八十年代中期,做這樣的事情,總體花銷還是比較少的。

  他在重生之前,去過不少地方,在2020年前後,有些地方花了三百萬,也隻修建了小小的一片範圍。

  所以,六十萬左右並不算貴了。

  二姐周春秀說道:「我不像你們,個個都是大老闆,我就出五千塊吧。」

  五千塊?

  這在當下,已經是一筆巨款。

  隻能說,二姐已經盡了一份心意。

  三姐周春香想了想,說道:「我也跟二姐一樣,出同樣的錢,不能搶了你們這些大老闆的風頭。」

  大哥周春光訕笑了兩聲,不由得撓了撓頭。

  實際上,他心裡清楚,整個周家最有錢的,首先是老四周春明,然後到李嵐,哪怕是老三周春香都有幾千萬的身家了。

  周春光和賈曉鳳如今也就勉強成為百萬富翁。

  資產跟周春秀相當。

  看了媳婦一眼,周春光說道:「我是家裡的長子,理應承擔起責任來,我這小家庭一共四口人,每人出兩千五,總共是一萬塊錢。」

  然後,眾人的目光,就落到周春明身上。

  周春明倒是很淡定。

  雖然他如今已經是百億身家,但是在修宗祠和修族譜的事情上面,還真不方便大包大攬,不可能承包所有費用。宗祠是大家的宗祠,不是他一個人的。

  到時候,周氏宗祠捐資名單上,僅有他一個人,那多不合適。也得讓其他宗族成員,露一露臉。

  「那我替爸媽,還有我媳婦和兒子一起出了,」周春明思忖道,「不多不少,我出三十萬。」

  「剩下的那部分,讓小叔、朝旺哥、大榜哥他們都出一點,估計很快就能湊齊。」

  對於周春明的表態,家裡眾人並沒有感到意外。

  主要是,周春明經常做慈善,僅僅是給縣裡修馬路,就捐了幾百萬。

  區區三十萬,還真的隻是九牛一毛。

  「那太好了,」周占魁臉色歡喜,「既然是這樣,待會兒我就給族中長輩打電話,跟他們落實這件事。籌委會那邊,還等我回復呢。」

  「好!」眾人都應承道。

  東寮村如今有錢人很多,再加上周家這幾位,已經出了一半還多,剩下的那部分,應該非常好補齊。

  周學峰、周大榜和周朝旺這些人,也都是村裡知名的有錢人,個個身家不菲。

  談妥這件事情,並沒有花費太多時間。

  周春明抱著兒子,跟哥哥姐姐們聊了一會兒。

  主要是,由於忙著各自的生意,哪怕是一家子,也很難湊到一起。

  想聊點什麼,通常得打電話。

  面對面交流的機會都很少了。

  突然間,大哥周春光說道:「老四,我有件事情,想跟你商量一下。」

  「好,你講嘛。」周春明說道。

  周春明看了他一眼,露出笑容:「你還記得,我原先當學徒工的那個茶場嗎?我打算承包下來,也做點茶葉生意。」

  「做這個生意,沒打算掙多少錢。」

  「主要是想帶動鄉親們種茶葉,傳承咱們本鄉本土的茶文化,發展茶產業。」

  周春明一聽,頓時讚歎道:「可以,我覺得沒毛病,大哥你有這個想法很好,以後大家都有機會,經常喝到老家的茶。」

  雖然地處嶺南,但是郁林縣並不是主要的茶葉產地,隻是東寮村一帶有古茶園,歷史悠久的那種。周春光原先就在那裡,學過炒茶工藝。

  如今周春光夫婦做生意,有了一些積蓄,想承包茶場也算是沒有忘本。

  本鄉本土的茶文化,也確實需要傳承和保護。

  不管怎麼說,東寮村這邊的茶場,雖然沒有什麼名氣,但也是不愁銷路的,也能給大哥家裡,帶來一定的收益。

  大嫂賈曉鳳居然也沒有反對,而是保持著微笑,一副十分支持丈夫的模樣。

  「既然老四沒意見,那就這麼決定了。」周春光笑道,「說實話,我還挺喜歡茶場的環境,山上到處青幽幽的,空氣裡都瀰漫著茶香,而且環境還很清雅。」

  「說不定,以後我和媳婦,都可以在茶場養老。」

  ……

  

目錄
設置
手機
書架
書頁
評論